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951869
中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1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承担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促进中医药科研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日前已完成,该课题总报告中提出,目前中医院校的中医教育缺乏中医特色,培养的中医人才难以担当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模式单一,否定了中医应用了几千年的成熟的传承教育和自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按照西医药的规律,将中医药细分为中医学院、中药学院、针推学院等,造成医不懂药,药不懂医,违背了中医自身规律。

    中医教学内容值得商榷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基础教育系统的弱化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解中医概念和理论的困难。学好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知识做基础,建立在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从小通过数理化培养出逻辑化、概念化思维方式的学生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难免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产生"玄学"的念头而排斥中医。

    与此同时,历来被中医大家所重视的中医经典却不断被缩减,甚至成为选修课。并将中医、中药设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医不识药,药不懂医,如此割裂水乳交融的中医药学,结果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残废",中医、中药都难以充分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课程的内容也值得商榷。现在中医教材中掺杂的牵强附会的西医学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一段中医理论,一段西医理论,这样把难以融合的两门学科混杂一处,老师无法授课,学生更是无所适从,而且目前教育方法日趋简单化、公式化、规范化,失去中医学灵活多动的特色,结果学生"中医没有学好,西医没有学到"。

    中医高学历教育堪忧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更是令人担忧,几乎所有的研究生论文都是实验研究性质,没有突出中医药学术特色,甚至有的除涉及中药名称外,论文所有内容根本与中医药无关,完全是西医药学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结果,既不能指导中医临床,也不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有益影响。如此培养的硕士、博士,很难产生像蒲辅周、岳美中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名医了。

    正确对待师徒传承教育
, 百拇医药
    师徒代代相传和自学成才是中医学千百年来得以继承并日益发展的主要传播方式。据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保守估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约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的中医师虽然行医已十余年,但已不能够再开业坐诊看病。"

    据调查,多年来,全国许多省份均未组织开展师承人员的考试项目,许多民间中医求证无门,有的只能改行,有的则仍在"非法行医",随时有被查处的可能。而且,目前民间中医职业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大部分民间中医过不了职业医师考试关,其中技能操作考试中绝大部分是西医知识,而笔试中1/6为纯西医内容,其余5/6为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目内容,但考试形式固定,考试内容刻板,某病某证型只能用教材上列举的某一个方,丝毫没有顾及中医临床运用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现在对民间中医行医权力范围和治疗手段限制太死,不利于中医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院校教育分科太细
, http://www.100md.com
    分科越来越细是西医的特点。中医历来只分内、外、妇、儿科,医生大都是全科医生,都对患者全面负责。中医院校教育按照西医药院校分科方法,也越分越细。现已将中医中药分开,基础与临床分开,针灸与中医分开等,导致中医不认识药,更不会中医的砭、针、灸、导引、按跷等其他非药物疗法;也导致学中药的不懂医,中药系(学院)专业课程基本以植物化学等现代药学课程为主,既不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也不重视中药材、饮片的辨识和炮制工艺的教育;而针灸专业的学生甚至不会辨证论治。

    综上所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建议--

    中医教育必须改革

    第一,目前应该为中医药院校正名。既然是中医院校,就该教授中医内容,培养"铁杆中医"。起码应该允许相当一部分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院校而非"中西医结合院校",四五年后再看谁培养的学生会看病。"中西医结合"这一任务也不应当由数量少、规模小的中医院校来承担,而应该由数量多得多、规模大得多的西医院校承担。我国当年曾培养了一大批西学中人才,掌握了简单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手段,使国家医疗保健覆盖率高达85%。我们的西医院校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中医非药物疗法。就是这些几乎无需成本的非药物疗法,可对抗多种疾病。

    第二,在中医院校设置少年班。少年没有受过多少西方文化教育,没有先入为主之弊,易于学好中医。这一点已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上世纪80年代办的三届少年班所证实。

    第三,师徒传承和自学的教育模式应与院校教育并重。过去中医都是家传、师徒传承或自学而成,培养了许多名医。民间中医在保留中医特色和精髓方面是有功的,应该允许他们以及所有执业中医带徒,以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另一途径。而国家应通过考察其治疗效果,而非背诵课本的情况做出判断。这样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使中医教育真正符合其发展规律,为中医药事业培养真正的接班人。, 百拇医药(于丽珊)